防眩板不僅可以阻擋對向行駛車輛的眩光,保證高速公路夜間交通運營的安全,它還能寄托很多人文情懷,讓冷冰冰的高速公路變得活潑多彩起來。將防眩板設計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特點的載體,這無疑會增加過往司乘人員的美感,讓司乘人員能充分感受到各地獨具地方特色文化的魅力。成都 2006年3月13日,《北京青年報》曾報道:在成都市三環(huán)路上一座立交橋下,用川劇臉譜裝飾的橋柱,讓鋼筋水泥構筑的龐然大物都色彩,人賞心悅目。 “能否設計出一款非常規(guī)的防眩板,能充分體現(xiàn)出四川的文化來?”一提到四川,很多人就會想到大熊貓、三星堆文化或者竹子等獨具四川韻味的東西。在最初防眩板設計時,首先否定了三星堆文化元素。將防眩板做成面具模樣安裝在馬路中央,晚上車輛經過時,車燈忽明忽暗,馬路中央古怪猙獰的面具像要復活的樣子,令人恐懼,因此,第一個就放棄了防眩板三星堆文化的創(chuàng)意。其次是否定大熊貓元素。大熊貓形狀圓鼓鼓,憨態(tài)可掬,是國寶級動物,但形狀不對,再加上是黑白兩色,制作難度較大,最后也放棄了。最終,們確定吸收竹子元素來設計防眩板。竹子虛心、有節(jié),代表著我國傳統(tǒng)的人文思想。我們古代的文人墨客,都喜歡以竹子為題,抒發(fā)情懷,如詩人傅龐如曾在《詠竹》就這樣描述竹子:破土凌云節(jié)節(jié)高,寒驅三九領風騷。不流斑竹多情淚,甘為春山化雪濤。而且竹林總是一排排,一行行的矗立著,顏色翠綠,形狀挺拔,勃勃生機,這不就是抗風載防眩板的真實寫照嗎?另外,竹子顏色單一,生產工藝簡單,也適合大規(guī)模工業(yè)生產。竹子形狀的防眩板誕生,并安裝在成都至雙流機場的高速公路上,當時在全國引起了轟動。賦詩一首《防眩板.竹》綠竹防眩映彩空,立根原在護欄中。千吹萬刮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。
竹子防眩板
西安 西安是一個具有三千多年歷史,且從未間斷發(fā)展的城市,先后有十七個朝代及政權建都于此,因此,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之一。提到西安,人們很容易就聯(lián)想到兵馬俑,聯(lián)想到秦始皇統(tǒng)一貨幣。 鏟形幣是先秦流傳較長的幣種,該幣幣形規(guī)整,平首平肩尖足,下端口部呈弧形,幣周有棱,首部有一圓孔,其形狀是仿照當時的生產工具“鏟”設計的。我們也以其為藍本,進行鏟形防眩板的設計。在設計好的防眩板上再寫兩個篆體字“平安”,意味著平安就是財富(古錢幣)。此種形狀的防眩板在西安三環(huán)路上安裝后,一時間引來了陜西多家電視臺爭相報道。為此,還有陜西文人賦詩一首,預以贊美:防眩設施防眩光,做成秦幣又何妨。平安是福今猶是,閑話當年秦始皇。
西安三環(huán)的古錢幣防眩板
曲線美 除了賦予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元素外,防眩板的設計也能體現(xiàn)出自然美和人體美來。眾所周知,人體之所以最美,是因為世界上還沒有哪一種線條和輪廓,能比人體的線條更有柔和、更有彈性和更富有韻律。于是,一種形同女人細腰的“芭蕉葉防眩板”在業(yè)內問世。這種設計使得防眩板不再是一個冰冷、呆板與枯燥的概念,它讓防眩板變得更加性感和人性化,更具人文色彩。行駛在安裝有這樣防眩板的高速公路上,駕駛不再只是一種簡單、
機械的操作,它更是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