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翰·霍爾特曾親身經(jīng)歷過一件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,后來,霍爾特將這個故事記錄在了他的遺作中。
一天,約翰·霍爾特像往常一樣在辦公室里辦公。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僅有18個月的小孩來到辦公室,她要為自己的小寶貝挑選幾本不錯的書。
媽媽在一邊挑書,這個18個月大的小精靈則開始在辦公室里竄來竄去,似乎要把整個辦公室給“研究”個明白。過了一會兒,媽媽挑好了幾本書,小女孩表示要自己將書拿起來,媽媽同意給她這個鍛煉的機會,小女孩開始拿書。令她生氣的是,總有一本書會從她的手中滑落到地上,她反反復復地嘗試了四遍,結(jié)果四遍都失敗了。小女孩開始有些氣惱,整張臉漲得通紅,眉頭也跟著擰了起來。
約翰·霍爾特看到小女孩快哭了,他決定幫幫這個小女孩,他用橡皮筋將這幾本書捆在一起,這樣,書就不會掉下來了,小女孩也能拿住了?;魻柼啬昧艘粭l橡皮筋,將書一一捆在一起。小女孩開始沒有任何反應,只是認真地看著這個奇怪的大人(霍爾特)的舉動。書捆好后,霍爾特將書拿起來給小女孩,“你看,書現(xiàn)在掉不下來了?!绷罨魻柼匾庀氩坏降氖牵∨⒖粗焕Φ揭黄鸬臅?,竟嚎啕大哭起來。
霍爾特很窘迫,怎么回事?霍爾特赫然明白,自己犯了一個無比嚴重的錯誤——你的方法不可以!我可以!你不能把書拿起來,要讓我來幫你!霍爾特無意識的舉動,間接地向孩子表明了她很軟弱、很無能。在孩子的心目中,這并不是在幫助她解決問題,而是在“告訴”她,她是多么的沒用。
孩子們有些時候顯得有些“笨拙”,他們可以自己穿衣服、洗手絹,但要浪費一些時間。通常情況下,家長會急切地想“幫助”孩子們來完成這些事情。
但是,往往我們的這些幫助,卻恰恰抹殺了孩子們的自信心。孩子們會覺得自己很“無能”,凡事非得別人幫忙不可。長此以往,孩子們的自信心則無從建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