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從事植桑、養(yǎng)蠶、繅絲、織綢的國家,蠶絲已成為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征。《詩經(jīng)·七月》中有:“蠶月條桑,取彼斧斤,以伐遠揚,猗彼女桑……我朱孔明,為公子裳”,講的都是采桑的事,從中可知當時的桑樹大多為喬木桑,三月里修桑條,拿起刀,太長的枝砍掉抽出嫩枝兒綁牢它……朱紅色更漂亮,得給那闊少做衣裳。五千多年的文明陶冶,中國蠶絲以其卓越的品質(zhì)和豐富的文化內(nèi)涵,深入人心,衣被天下。絲是自然的杰作,用絲則是中國人的發(fā)明。從宋·張俞《蠶婦》“遍身羅綺者,不是養(yǎng)蠶人”的那渾身上下穿著綾羅綢緞的,沒有一個是養(yǎng)蠶人的描述,由于絲的產(chǎn)量是有限的,所以一直以來,絲就是貴族的特權,是王公貴族、達官巨賈的奢品,“皆以蠶衣為朝服”(魏晉時期),絲也就成為“貴族”的象征,是上流社會不可替代的高貴代表。鐵圈絲品,傳承著中國最古老的絲衾底蘊,用其悠遠綿長的傳承制作出人類對自然、高貴的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