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|
每到秋冬之交,玉米秸稈焚燒污染空氣往往成為眾矢之的。但話應兩面說,焚燒造成污染固然不好,但不燒又有什么用處?過去,秸稈的用途主要是牲畜飼料、生活燃料或積漚肥料。如今農(nóng)村壯勞力大多在外打工,由此不僅掙到錢,也學會算工時賬:耕田耙地運糧草,小型拖拉機強過起早搭黑養(yǎng)牲口;種地上化肥比積漚農(nóng)家肥省事多了;燒火用煤,省下?lián)Р竦墓し蛉ゴ蚬じ纤恪S谑蔷陀辛艘荒暌欢葹鯚熣螝獾那锬┒?。如山東東平縣建成兩個以秸稈為原料的工廠:發(fā)電廠和乙醇廠。秸稈能賣錢,當然不會就地冒了煙;秸稈轉(zhuǎn)化為電能和燃料乙醇,可以緩解能源和糧食吃緊的態(tài)勢,堪稱一舉兩得。
?
?
青貯的玉米秸稈不僅成了牛羊越冬的“綠色面包”,更是增加了農(nóng)民的收入。25日下午,在楊家園則鎮(zhèn)樓溝村玉米地里,華商報記者看到一體化裝料機、鍘草機、青貯打捆裹包機,現(xiàn)場機器轟鳴,都開足了馬力生產(chǎn),呈現(xiàn)出一派忙碌的景象。“我家27畝玉米秸稈今年都就地青貯打包做了飼料,平均每畝秸稈能打40包左右,每包的價格在20元以上,純收入接近3萬元,以往要靠焚燒處理的‘廢品’現(xiàn)在也成了‘寶’,可以賺錢了。”村民高興地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