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籮匠,數(shù)哪里,先是梁莊后高壁。走街串戶靠手藝,換底修籠拴簸箕。 籮,是籮面用的。眼下的年輕人已少見這種東西了。商務印書館1997年出版的《現(xiàn)代漢語詞典》上把籮釋為:“一種器具,在木框或竹框上張網(wǎng)狀物,用來使細的粉末或流質漏下去,留下粗的粉末或渣滓?!被j是圓的,先用柳木或楊木加溫捏成籮圈,然后用籮底(網(wǎng)狀物)鑲嵌在底處,就成了籮。籮底亦有多種,有麻絲籮底、鋼絲籮底也有馬尾毛織的。開籮鋪需要全活,不但會木工還得是半個竹匠。“于今已改絲綸美,他日還著布絡精”。張籮是個細活,先用竹條圍著籮圈底一指處鑲一圈兒,然后鋪籮底,再用竹條把籮底嵌緊。技術就在這嵌籮底上。有錢氏籮鋪張的籮裝上五斤麥麩不“兜”形,籮底仍是平的。尤其錢氏張的大粉籮,下粉條用的,一下能盛幾十斤,而且還可以用手捋。除此之外,錢氏籮見水不走形,籮底仍是緊繃繃??虻坠饣?,籮起面來省力又見工,頗受眾人青睞。文化大革命前,鄉(xiāng)間吃面主要靠石磨。有了糧食,要想吃上面,推磨是必不可少的“工序”,就是用石磨、石碾將囫圇糧食壓碎、碾碎,于是,或者是晚飯后、或者是一大早,家里的姑娘、媳婦,甚至兒童學生,就“上套”了,抱著根推碾(磨)棍子,圍著個磨臺、碾盤一圈一圈的,做著重復的轉圈動作,一不使勁,它就停下。石磨現(xiàn)在更少見,圓的,多用紅石鑿成,上面一扇,下面一扇,中間有臍兒。上扇磨有上磨眼,糧食倒在上面,綁上木棍或人推或牲畜拉。過去鎮(zhèn)上也有磨坊,磨坊里的對聯(lián)是這樣寫的: 石齒粼粼,星移物換 金粳粒粒,粉碎花消還有: 乾坤有方能旋轉 牛馬無知亦效星就是說,磨是圓的。“推移方有粉,圓轉本無環(huán)”?!睹献印るx婁》曰:“公輸子之巧,不以規(guī)矩不能成方圓?!笔郎嫌辛四ィ鄳陀辛嘶j。等糧食壓碎了,碾碎了,還必須用到一樣特別的工具—— 面籮,用面籮將糧食分離出面粉和麩子,面粉人吃了,麩子用來喂豬喂雞。小麥磨后要進行籮面,籮面的工具叫“籮”,籮有大小兩種,大的如面盆,籮由籮幫、籮底組成,籮幫大都由柳木、梧桐木制成薄板,彎成圓形,俗稱為籮圈。籮圈的底面由馬尾編成的細網(wǎng)(現(xiàn)在多用尼絨),叫作“籮底”。又以籮的網(wǎng)眼大小,分“粗籮”與“細籮”?;j面時,先備一個大盆或大缸,用一至兩根木棍置于盆內(缸內)的上方做支撐,把籮置于木棍上,放進磨好的麥面,來回拉動籮,白生生的細面就落在盆(缸)內,為了飲食的需要,第一遍籮下的面,叫“細面”“頭遍面”,第二遍籮下的面叫做“二面子”“二籮面”。頭遍面是精粉,大都用于逢年過節(jié)、婚喪嫁娶(也稱公事)、打墻蓋屋、招待客人、祭祀敬天等,特別到春節(jié),家家?guī)缀醵家颇セj面,忙乎過年的情景十分壯觀。那個時候,家家有面籮,而且大都有有好幾個,粗的、細的……。家庭必需品,家家日常需要,家家必備,需求量挺大,市場不小,因此每到春秋農閑季節(jié),張籮的手藝人就走街串巷,給大家張籮,掙個辛苦錢、手藝錢。以后農村逐漸有了電,有了電磨,糧食加工成了
機械化,面籮也就逐漸退出了市場。傳統(tǒng)手工制作的木邊圈籮籮分為粗、中、細三種。按籮面織品的目數(shù)決定?;j有圓形和方型?;j分為籮底和籮圈?;j底是絲織品,尼龍,鍍鋅鐵網(wǎng),不銹鋼網(wǎng),沖孔網(wǎng)?;j圈也就是是籮壁,是用薄板捏成的,有楊木,柳木,水曲柳木?;j圈的直徑:15--100公分(厘米),籮圈的高度:5---50公分。圈籮的目數(shù):網(wǎng)孔在0.025mm---10cm都可以做。籮圈的表面: 原木顏色,噴烤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