勐海巴達茶山,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邊沿一片布朗族與哈尼族聚居的山地。位于西雙版納勐??h西部,與緬甸僅一江之隔。巴達,據(jù)說是西雙版納傣語地名,意為仙人腳印。山地西側(cè)的西山隘口上,有一塊約1平方米左右的巨石,巨石裸露的石面上,有一個長約1尺的巨人足印,傳為仙人足跡,當?shù)厝朔Q其為巴達,山地以此為名。 巴達山地,北連西雙版納西定山地,南與西雙版納打洛邊境重鎮(zhèn)毗鄰,東北側(cè)是西雙版納勐遮壩子,東南側(cè)是勐岡山地,西部與緬甸僅一江之隔,是個不見河谷盆地,盡是連綿群山的純山區(qū),面積為316.21平方公里。這片山嶺起伏的山地,東南高、西南低,最高 之點是東南部的小黑山,西雙版納巴達山海拔最高為2249米,最低點在西南部的南覽河岸邊,海拔668米。 陳升之韻 陳升號是由一位懂茶、知茶、愛茶的老茶人陳升河先生所創(chuàng)辦。陳先生一生追求茶之真、善、美。為尋找優(yōu)、精、純的茶葉原料,他跋山涉水,不畏艱險。潛心求索、踏實鉆研茶工藝和茶文化三十余年,終將制茶工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。將茶的神髓在制茶全程中淋漓的表現(xiàn)出來,讓品茶人從茶中品悟人生,陶冶情操,寧靜養(yǎng)性。為弘揚中華民族茶文化,茶廠以茶文化為魂,做最好的、最精的、最適合大眾口味的茶。 清茶一杯也醉人 是陳升人的共同追求。 盧仝 茶馬古道 盧仝,唐朝詩人(約公元795年-公元835年),自號玉川子。一生好茶成癖,他的《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》詩,對茶的功效和詩人對茶的情,在詩中表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成為傳頌千古不衰的名詩。 茶馬古道興于唐宋,盛于明清。以藏東為商貿(mào)中心,主要有三條線路:青藏線(唐蕃古道)、滇藏線和川藏線。茶葉正是在馬幫人背畜馱歷盡千辛萬苦運往藏區(qū)的。 如果說盧仝是人以詩興,詩以茶而聞名于世,那么茶馬古道則是因茶而成,因茶而旺,因茶而名聲遠揚。盧仝是以詩歌的形式闡揚著茶的豐富內(nèi)涵,而馬幫則是用行動把茶人的精神內(nèi)涵濃縮于足下,并傳揚千里。因茶而造就了一位偉大的詩人,也因為茶而使一群人揚名海內(nèi)。為了弘揚因茶詩而聞名的詩人和腳踏實地的馬幫文化,我廠特推出《茶與名人系列之茶仙盧仝》,以滿足愛茶人士的不同需求 陸羽與《茶經(jīng)》 陸羽,唐朝人(公元733年 公元804年),幼時被遺棄,后在寺廟長大。其一生愛茶,嗜茶,精于茶道,工于詩詞,善于書法,他以人品和淵博的茶知識而名震朝野。《茶經(jīng)》寫作過程前后經(jīng)歷了近三十年,為了廣泛汲取茶學(xué)知識,陸羽四處考察、游歷名山大川探泉問茶,與高僧名士共研茶道。最終完成了這部劃時代的茶學(xué)名著,并被后人尊為 茶圣 。為了繼承和發(fā)揚 茶圣 以身許茶的精神,我廠特推出《茶與名人系列之茶圣陸羽》。以紀念位為茶事業(yè)奮斗終身的 茶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