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樣區(qū)分黑磚、花磚、茯磚、青磚茶? 黑磚、花磚、茯磚、青磚茶都屬黑茶類,都經過后發(fā)酵過程,但它們又各有特點。 一、原料不同 黑磚茶:黑磚茶原料分 灑面茶 和 包心茶 兩種。酒面茶為二級或三級上檔黑毛茶, 包心 為三、四級黑毛茶和部分改制老青茶。 花磚茶:花磚是由花卷(千兩茶)改型而來。以三級黑毛茶為主要原料,拼入部分二級黑毛茶,不拼老青茶和質量較差的黑毛茶。 茯磚茶:特制茯磚以三、四級黑毛茶和改制老青茶為原料加工。普通獲磚原料較特制茯磚稍差。 青磚茶:分酒面、二面和里茶三個部分。面上的一層叫酒面,質量最好;底面的一層叫二面,質量次之;中間的主體部分叫里茶,又稱包心,質量較差。面茶初制分殺青、初揉、初曬、復炒、復揉、渥堆、曬干等七道工序。里茶分殺青、揉捻、渥堆、曬干四道工序。 二、加工方法不同; 黑磚、花磚茶加工大致相同。先將毛茶進行篩分、除雜,進行原料拼配。再經過稱茶、蒸茶、機壓、冷卻、退磚、驗磚、烘干、包裝等工序。其中進烘房烘干時間若10天左右,逐漸升溫,出烘時溫度可達攝氏70度。 茯磚茶:前階段與黑磚加工相似,僅壓制時壓機壓力較小,關鍵在進烘房后的,需經過特殊的發(fā)花工序。在烘房發(fā)花期約為15天左右,干燥期5天左右。使茯磚茶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的條件下,使 突冠散囊菌 得巳快速生長,形成金黃色的孢子囊,俗稱 發(fā)花 。 青磚茶:毛茶入庫時,僅為七、八成干,經過在倉庫抽通風槽堆放,形成自然發(fā)酵,約3至6個月后,再行加工青磚茶。壓制烘干過程與黑磚茶基本相似,但茶磚壓制更緊。 茯茶是古老茶類黑茶中的高檔品種,有關黑茶的記載,始見于唐 楊曄〈〈膳夫經手錄 以及五代 毛文錫 茶譜 渠江薄片,一斤八十枚 。黑茶生產,始于十六世紀初,據(jù)《明史 茶法》記載,早在明嘉靖三年即1524年,茯茶就規(guī)定為運往西北供少數(shù)民族所需的官茶,己成為我國西北地區(qū)各少數(shù)民族群眾的生活必需品。時至今日,在中國西北地區(qū)有 寧可三日無糧,不可一日無茶 之說。1988年,日本豐茗會理事長、著名茶道專家松下智先生在中國河西走廊考察時,發(fā)現(xiàn)茯茶的獨特功效,驚嘆茯茶為 中國古絲綢之路上神秘之茶、西北各民族生命之茶 。 品飲黑茶簡要方法 泡茶用水、水溫、茶葉、沖泡的時間是泡出一壺好茶關鍵因素。但更重要的是茶的精神,茶道、茶氣、茶藝。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,是茶文化的核心、是靈魂。它的最高原則是修身養(yǎng)性,參悟大道,清靜無為。體會其自然之性,清雅之美,明倫之禮。喝茶的最高境界是 養(yǎng)心求趣 ,通過喝茶陶冶寧靜的心情,提升生活的品位,使身心都能得以舒暢。固而有清代茶仙、茶藝第一人盧仝: 喉吻潤,破孤悶,搜枯腸,發(fā)輕汗,肌骨清,通仙靈,飄欲仙 的感受。 喝茶的最佳環(huán)境是 幽靜、清爽、暢快、隨意 ,可謂一人得味,二人得神,三人得韻,眾人得趣。要細心品味黑茶 三韻 ,陳韻源于陳味,稚談示真美;神韻,自然、質樸與率真;喉韻,先陳后甘,生津鳴泉。須聞其香,觀其色,品其味,審美愉悅。 我們沖泡黑茶必須要了解其加工工藝、功效及原料成份,把握幾個關鍵性的問題,除采用茶蠟溫茶或煮茶方法外,一般采用 除異留純快泡法 ,即采用 飄逸杯 沖泡黑茶。一要選備茶,把成餅成塊的緊壓茶分散,表茶里茶拼配,用量適宜。二要洗茶,第一、二道水快洗快清, 一洗風塵 。三要選用茶具,黑茶品飲時觀其色非常重要,適選用透明器皿。四要用100℃沸水,沸水茶湯口味稱之 雋永 , 重濁凝其下,精英浮其上 。五要茶湯分離。要使豐富的內含物與老葉分離,其茶湯晶瑩剔透,茶味持久,茶韻悠長,茶色永恒。六要把握湯色,即準確掌握飄逸時間,選茶后一、二道慢一點,三至五道快一點,然后又慢一點,使其色一致,不可太濃,也不可太淡,才可保持口味一致。七要上公道杯,根據(jù)茶葉的多次過濾,進公道杯,然后分送奉茶品飲。這樣沖泡出來的茶真可謂 色如陳釀美甘醇,茶熟香溫留心田 。 臨風一啜回味長,一杯香茗千載情。古道駝鈴記載多少艱辛,寄托無限希望,今朝科技創(chuàng)新秉傳統(tǒng),喜獲國際茶壇金獎,齊放黑茶光彩。讓我們品歷史名茶,享現(xiàn)代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