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山毛峰,又名黃山云霧茶,是我國極品名茶之一。 天下名山,必產靈草,江南地暖,故獨宜茶。......若歙之松蘿,吳之虎丘,錢塘之龍井,香氣濃郁,并可雁行,與岕頡頑,往郭次甫亟稱黃山...... 由此可知,黃山產茶歷史悠久,黃山茶在明朝中葉就很有名了。云霧茶是黃山毛峰的前身。黃山毛峰,茶香清高如玉蘭。湯色清澈帶微黃,滋味醇厚可口,芽葉細嫩多白毫,形如雀舌。開水沖泡時,芽葉豎直懸浮湯中,既而徐徐下沉。黃山為我國東部的最高山峰,素以蒼勁多姿之奇松,嶙峋維妙之怪石,變幻莫測之云海,色清甘美之溫泉聞名于世。明代徐霞客給予黃山很高評價,寫道: 五岳歸來不看山,黃山歸來不看岳 。把黃山推為我國名山之首。黃山風景區(qū)境內海撥700~800米的桃花峰、紫云峰、云谷寺、松谷庵、吊橋庵、慈光閣一帶為特級黃山毛峰的主產地。風景區(qū)外周的湯口、崗村、楊村、芳村也是黃山毛峰的重要產區(qū),歷史上曾稱之為黃山 四大名家 ?,F在黃山毛峰的生產已擴展到黃山山峰南北麓的黃山市徽州區(qū)、黃山區(qū)、歙縣、黟縣等地。這里山高谷深,峰巒迭翠,溪澗遍布,森林茂密。氣候溫和,雨量充沛,年平均溫度15~16oC,年平均降水量1800~2000毫米。土壤屬山地黃壤,土層深厚,質地疏松,透水性好,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磷鉀肥,呈酸性(PH4.5~5.5),適宜茶樹生長。優(yōu)越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為黃山毛峰自然品質風格的形成創(chuàng)造了極其良好的條件。黃山毛峰分四級:黃山毛峰分特級和一、二、三級。以特級、一級為名茶。黃山毛峰特級一芽一葉初展;一級,一芽一葉開展和一芽二葉初展;二級,一芽二葉開展和一芽三葉初展;三級,開展的一芽一葉、二葉、三葉。黃山毛峰在清明前后采制,選用芽頭壯實茸毛多的制高檔茶。經過輕度攤放后進行高溫殺青、理條炒制、烘焙而制成。特級黃山毛峰形似雀舌,白毫顯露,色似象牙,魚葉黃金。沖泡后,清香高長,湯色清澈,滋味鮮濃、醇厚、甘甜,葉底嫩黃,肥壯成朵。其中 魚葉金黃 和 色似象牙 是特級黃山毛峰外形與其他毛峰不同的兩大明顯特征。黃山盛產名茶,除了具備一般茶區(qū)的氣候濕潤、土壤松軟、排水通暢等自然條件外,還兼有山高谷深,溪多泉清濕度大,巖峭坡陡能蔽日,林木蔥蘢水土好等自身特點。 晴時早晚遍地霧,陰雨成天滿山云 ,黃山常常云霧縹緲。在這樣的自然條件里,茶樹終日籠罩在云霧之中,很適合茶樹生長,因而葉肥汁多,經久耐泡。加上黃山遍生蘭花,采茶之際,正值山花爛漫,花香的熏染,使黃山茶葉格外清香,風味獨具。黃山產茶歷史悠久。據史料記載,黃山茶在400余年前就相當著名。《徽州府志》記載: 黃山產茶始于宋之嘉佑,興于明之隆慶 。真正的黃山毛峰茶何時創(chuàng)制,據《徽州商會資料》記載,起源于清光緒年間(1875年前后),當時有位歙縣茶商謝正安(字靜和)開辦了 謝裕泰 茶行,為了迎合市場需求,清明前后,親自率人到充川、湯口等高山名園選采肥嫩芽葉,經過精細炒焙,創(chuàng)制了風味俱佳的優(yōu)質茶,由于該茶白毫披身,芽尖似峰,取名 毛峰 ,后冠以地名為 黃山毛峰 。